
前言 老话说得好“天上不会掉馅饼”,美国最近却给阿根廷递了个200亿的“大馅饼”。 明明自己政府停摆、130万大兵断饷,可是却对阿根廷格外大方,明眼人都看出来他们其实是想逼人家疏远中国。
可美国算盘打得再精,没料到阿根廷转头就“拆台”,这200亿最后会成“打水漂”的笑话吗?
200亿的附加题:赢选举,疏远中国 美国给阿根廷的200亿,从一开始就没打算白给。 特朗普在白宫见阿根廷总统米莱时,把条件摆得明明白白:要是米莱赢不了中期选举,这援助就得暂停,这话听着像是提醒,实则就是赤裸裸的胁迫。
毕竟这笔钱来得太是时候,米莱政府正愁没钱撑场面,美国这招看似是“雪中送炭”,分明是“趁火打劫”。 美国之所以盯着米莱,说白了是臭味相投,米莱上台后搞的极右翼政策,跟特朗普这些美国保守派的想法对上了脾气,特朗普甚至直言米莱是自己最喜欢的总统。
可米莱的日子并不好过,支持率从上台后一路跌到39%,信任指数才2.12分,创下上任以来的新低。 更要命的是,9月份的地方议会选举里,他所在的执政联盟输得一塌糊涂,左翼势力趁机抬头,这让美国坐不住了。
美财长贝森特早就放了话,要是阿根廷选举后政策“左转”,华盛顿就得重新考虑援助的事,这话里的潜台词很清楚:米莱必须稳住阵脚,而且得按美国的意思办事。
而最核心的“办事内容”,就是疏远中国,贝森特公开说米莱承诺让中国退出阿根廷,谈判时更是反复施压,就差把“反华”俩字刻在援助协议上了。
大豆生意的“背刺”:美国气歪了脸 美国的算盘打得精,可阿根廷的实际操作却让它气不打一处来。 就在美国刚答应给援助没多久,联合国大会期间,贝森特的一条私人短信意外泄了密,字里行间全是火气:“昨天我们救助了阿根廷,结果阿根廷取消了谷物出口税,以更低的价格卖给中国”。
这事说起来也挺讽刺,阿根廷之前对大豆征收26%的出口税,后来突然宣布暂停,大豆价格一下就降了下来,短短4天里,40船、266万吨大豆被抢空,大部分都流进了中国买家的仓库。
对美国来说,自己刚掏了钱,阿根廷转头就给中国送福利,这简直就是“背刺”,更何况美国之所以这么在意大豆生意,可不是闲得慌。 毕竟中国是阿根廷大豆最主要的买家,这笔贸易直接关系到阿根廷的外汇收入,也影响着美国农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。
美国本想拿200亿逼阿根廷把中国市场“吐出来”,让自家农产品趁虚而入中金宸大,结果反倒被阿根廷摆了一道,这波操作下来,美国的尴尬可想而知:合着自己的援助款,间接帮中国买到了便宜大豆。
锂矿抢不走:中阿合作不是说断就断 大豆生意没如愿,美国又把主意打到了关键矿产上。 阿根廷的锂和铀资源储量不小,这两种资源在新能源和战略领域都是香饽饽,美国早就想插一脚了,这次借着援助的由头,美国明确要求阿根廷不能把采矿权给中国,摆明了要断中国的路。
可美国的如意算盘,忽略了一个最基本的事实:中阿在矿产领域的合作,早就不是说断就断的表面交情。 以阿根廷胡胡伊省的锂矿为例,中国企业不仅投了钱,还带来了技术,给当地创造了两千多个就业岗位,缴纳的税费直接用来建机场、修博物馆,对当地人来说,这些实实在在的好处,可比美国虚无缥缈的“援助承诺”靠谱多了。
更关键的是,全球产业链早把中阿绑在了一起,中国不仅是锂矿的大买家,还掌控着70%以上的锂电池加工产能。 阿根廷要是真听美国的话,把中国企业赶出去,手里的锂矿就算挖出来,也找不到合适的地方加工,更卖不上好价钱。
美国自己又没有完整的产业链承接,总不能让阿根廷把锂矿当石头摆着,这种违背市场规律的要求,阿根廷显然不会当真。
自身难保的米莱:哪有心思反华 美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米莱身上,可米莱自己能不能撑到选举结束都不好说,他上台后搞的“休克疗法”,说是要救经济,结果经济没救活,老百姓先遭了殃。
到2024年底,阿根廷的贫困率飙升到53%,一半以上的人挣扎在贫困线以下,最低工资的真实购买力缩水了28%,物价却一个劲地涨,比索汇率天天跌,普通人手里的钱越来越不值钱。
屋漏偏逢连夜雨,米莱的妹妹最近还卷进了贿赂丑闻,这对本就低迷的支持率更是雪上加霜。 这种情况下,米莱根本没心思跟美国一起演“反华大戏”,他现在最头疼的是怎么稳住民生、平息丑闻,要是连总统的位子都保不住,谈何疏远中国?
所以面对美国的施压,阿根廷内阁首席部长赶紧出来澄清,说不会中断和中国的合作,这话既是说给美国听的,也是米莱基于现实的无奈选择,真跟中国闹掰了,阿根廷的经济只会更糟。
结语 美国拿200亿逼阿根廷疏远中国的戏码,说到底还是老套的霸权逻辑:以为有钱就能操控他国,以为靠胁迫就能瓦解别人的合作。
可中国和阿根廷的合作,从来不是靠谁的胁迫或者施舍,而是实打实的利益绑定,这种各取所需的关系,远比美国那带附加条件的援助靠谱。
美国自己国内问题一堆,却还想着干涉别国内政、搞阵营对抗,到头来只会发现,自己的霸权手段越来越不管用。
满盈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